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3988889999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AM8:30

新闻资讯

NEWS

新闻资讯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联系牛宝体育

CONTACT

手机:13988889999
电话:0898-88889999
QQ:88889999
邮箱:admin@eyoucms.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

牛宝体育思南凉水井镇:盘活乡村资源 留住梦里乡愁

时间:2024-04-01 20:18:41    点击量:

  牛宝体育在位于思南县东部,青山萦绕、绿水环抱的山坳里,坐落着一个恬静又美丽的小镇。这就是“贵州省森林乡镇”——凉水井镇。这是一个历史悠久、书香绵厚的文化小镇,一个康宁美好、民风淳朴的时光小镇,一个山水清丽、物产丰饶的生态小镇。走进一户户掩映于茂林修竹之中的朴实无华的农家院落,走进一个个充满民族风情的传统村寨,在这里,你可以观熹微落霞,听蝉鸣鸟语,体验戴月荷锄归的田间之乐;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享受清风过处,遍野飘香的独特景致。“四面峰峦紫翠环,新楼花木锦成山;一庭竹影黄昏月,历历分明在眼前”的诗画意境,在这里可以找到生动的注脚。

  任由时光流转,古村小镇风情依旧。凉水井镇,在深山一角散发着迷人的风采。去过这里的人,都为这个远近皆景,有着俊秀的村落、淳朴的习俗,让人流连忘返的文化小镇的独特魅力而折服。

  镶嵌在美丽巍峨的武陵山脉腹地的凉水井镇,距县城14千米。汉建安六年(201年春),就有行政建置——凉水沟乡。汉建安六年(201年夏),修建成规模庞大、美观大方的水井,并正式命名为凉水井,随后将凉水沟乡更名为凉水井乡。至此,凉水井这个名字沿袭至今。

  自古以来,凉水井镇是沿河、德江、思南等县通达铜仁的必经要道,自然人文交流互鉴、商贸互通活跃。凉水井镇有岩上、岩下地理之分,山峰险峻,形势耸立,四时苍翠,座座山峦如睡狮,如猛虎,如卧豹,如雄鹰,妙趣横生,美不胜言。

  在凉水井镇穿行,笔者欣喜地发现:一片片产业基地上不时传出欢声笑语,各色各类农特产品即将运往各地;一座座农家小院整洁干净,一股股文明新风温馨拂人,一张张热情笑脸真诚悦人……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崭新图景映入眼帘。行走在一个个村寨,一幕幕丰收景象在眼前铺展开来。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凉水井镇正在乡村振兴征途上奋力开创新局。

  “今年以来,我们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统筹推动农村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工作各项重点任务,抓实产业发展,以绣花功夫绘就‘和美乡村’幸福底色,为群众幸福加码。乡村振兴美好图画,正在逐步实现。”凉水井镇党委书记石登明说。

  走进“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泡木寨村,只见山岭田野延绵苍翠,如月水库波光粼粼,一栋栋青瓦白墙的土家民居掩映在青山秀水之间,与稻田、炊烟、远山相映成景。这里环境幽静,且民风淳朴,再婉转的文字也道不尽这里的美。徜徉其间,古老的村落,别致的建筑,盘桓行走的游客,荷锄田间的老农……绝对是一幅悠然世外的民间山水画。

  泡木寨村依山向阳,房舍错落,布局有致。这里的传统民居颇具民族特色。明清风格的张氏宗祠、肖氏宗祠和四合院建筑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如今成为一些大学生在此写生和实践的基地。其浑然天成的山水风光、历史文化与传统建筑完美结合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成为人们游目骋怀、散心休闲之地。

  眼前,这个有着厚重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文化、浓郁土家风情文化润泽的传统村落,正赓续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继续讲述勤劳奋进故事,在党和政府惠民利民政策释放的温暖春风中奋力前行。

  据史书记载,凉水井镇原有一条水泉沟,水源旺盛,常年不涸,水质甘洌。历代人们为了守护这口甘泉,筑石径、修井围,反复修缮,此井成为当地饮水、灌溉的重要水源,凉水井之名由此鹊起。

  汩汩流淌的老井水灌溉了上百亩良田。往昔建有一个水碾坊碾米,给乡人带来了极大方便。过去往来人们途经凉水井,都要以井水洗脸,在井边大柳树下乘凉、休息,这已成为一代又一代凉水井人的乡愁记忆。

  作为铜仁市市级卫生乡镇,近年来凉水井镇坚持实施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实现农村垃圾收运处置全覆盖。坚持改善提升自然村寨垃圾收集收运点,建设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处置点,实现农村垃圾外运收集处理全覆盖,群众垃圾分类意识逐日增强。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攻坚行动牛宝体育,完成新建、改建农村厕所2400多户,有力地改善农村宜居环境。

  今年以来,凉水井镇在打造美好环境上下实功,在创造幸福生活上出实绩,在培育乡风文明上出实招。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小镇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稳扎稳打,一件接着一件抓,真正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让农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之地。

  该镇坚持定期抓和日常抓相结合,按照点位责任清单,细化任务分工,明确时间节点,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效落实。各村(社区)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及群众开展常态化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对污水沟、沿线公路、私拉乱接等问题进行全面清理,社区“三职”干部积极向经营户宣传“门前三包”内容,引导商铺自管自治,督促商铺自查自改,及时清除门前违规广告牌、门前杂物,确保创建成效。

  按照“示范带动、全面铺开”原则,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开展整治行动,有效推动村庄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通过常态化开展环卫清扫、落实保洁员制度、健全垃圾转运处理机制等行之有效的手段,爱卫氛围更加浓厚,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在推动创建美丽乡村过程中,树立大批先进典型,形成镇村联动、人人参与的合力工作局面。

  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切实巩固创建文明乡镇工作成果,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打造人居环境示范点,持续加强集镇经营秩序管理,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问题,全力打造路畅、洁净、优美的镇容镇貌。如今,通过实施宜居农房改造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在凉水井镇,越来越多的村庄、庭院正在变美。杂乱现象不见了,乡村环境变美了,规范有序、干净整洁的宜居环境,让乡亲们有了满满的幸福感。

  凉水井镇境内生态良好,山清水秀,拥有巍巍磨溪岩、碧绿林家沟、醉美泡木寨等人文景观。在这里,可以感受险峰秀色,体验无限浓绿;可以赏山水风光,享生态氧吧,品林下羊肚菌,尝磨石溪贡米。按照“康养福地·鱼米之乡”的定位,该镇制定了以生态、宜居、文旅、基础设施建设为一体的发展基调,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建设项目,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发掘土家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摸索出一条土家风情、红色资源与现代生态农业深度交融的发展新路径,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和谐美丽凉水井,努力把凉水井镇建设成“生态农业大镇、特色产业小镇、红色文化小镇、乡风文明新镇”。

  走进“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泡木寨村,只见山岭田野延绵苍翠,如月水库波光粼粼。

  走进丰云村,林涛声声,风景如画。羊肚菌基地生机勃勃。该村以优质森林资源禀赋为基础,将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国储林项目、油茶管护、枯死松树清理等林地有效整合,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实现生态化、节约化、标准化、精准化、效益最大化发展目标。通过“样板基地”示范引领,打造了凉水井岩上林下羊肚菌种植基地及岩下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生态产业布局初具雏形。目前,产出35100余斤,产值120万元,带动群众长期就业务工400余人次,发放务工工资86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70余万元。

  作为山地农业小镇,近年来,凉水井镇坚持生态优先,依托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生态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和美。依托不同农业资源禀赋优势,不断扩大有竞争优势农作物种植面积,全面推进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把“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大切口”。在当地形成特色优势鲜明的农业专业区,培育各村产业品牌,将特色地域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引培并举构建多元产业发展格局。

  “乡村振兴,基础在产业、潜力在产业、希望在产业。我们以绿色发展为主题,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在农副产品深加工上下功夫,发挥水土资源优势,让凉水井镇成为绿色健康发展的代名词。规模化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产业的发展,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还解决了周边村民的就业问题,丰富了乡亲们的钱袋子。”凉水井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龙玉兰说。

  该镇紧扣铜仁市委“六大主导产业”及思南县委“一主两辅”发展思路,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抓实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业综合产业及林下经济,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完成山水园田湖治理营造林1068亩,完成国储林林地林权流转面积24655.59亩,土地流转金57210917元,国储林建设2.1万亩营造林,林下种植松茯苓1050亩3万兜,油茶管护3000亩,花椒管护300亩。

  眼下,林下羊肚菌种植项目、幼龄茶园管护项目、低效茶园改造项目、“双高”红薯种植项目、中药材(黄精)种植项目、丰云村黄精管护项目、联合村肉牛养殖场建设项目,部分项目已完成,部分正在有序实施。依托国储林项目及林下黄精、羊肚菌、茶叶管护等项目实施,为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直接为群众创收600余万元。茶山村红薯粉加工项目有序推进,正在完善红薯粉加工厂环保设施,已与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由茶山红薯粉加工厂为其代加工产品,从而全面盘活加工厂项目运营。

  立足是一个纯农业乡镇的镇情,近年来,凉水井镇以三变改革为引擎,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资源整合、力量聚合、村企联合、产业融合,大力推进“镇村共建、村组管理、个户种养殖”模式,推广标准化养牛、温室大棚种植经验、盘活资源资产、用活政策资金、激活要素活力,以村集体经济带动产业提质增效。

  全力以赴盘活资源。立足岩上林下资源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深挖潜力、以商招商,充分盘活闲置资源,积极引进企业、项目,做好项目落地跟踪服务,切实增加发展后劲。深入企业开展走访分析,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开展精准服务,加强助企纾困、激励扶持等惠企政策的宣传力度,持续开展上门送政策、送服务专项行动,协助企业申领各类奖补资金牛宝体育,支持企业小升规,持续发展壮大辖区民营经济。

  “现在,村里开发经营的中药材基地、铁皮石斛基地发展态势喜人,销路通畅,村里还计划继续扩大种植面积,让企业得利更多,让村民受益更多。”泡木寨村党支部副书记梁亚告诉笔者。

  泡木寨村产业新业态的丰富,为当地产业发展锦上添花,也让更多村民享受到了脚下这片土地被激活带来的红利。“绿水青山绕村边,春风万缕绣家园,美好日子像花开,泡木寨迎来幸福天……”村民随口道出的顺口溜,唱出了泡木寨村人浓浓的温暖,也演绎着泡木寨村人满满的幸福。

  在绿水青山的怀抱中,越来越多的“沉睡”资源被唤醒,经果林、稻谷、土特产、黄牛、中药材,为当地人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也为凉水井镇的乡村振兴建设增添了底气和活力。

  凉水井镇,一方物宝风华、钟灵毓秀之地。先前有贤达名士在此创办书院,弘扬礼学,期望青少年凭栏凝眸,志存高远,建功立业,报效乡梓。“云山苍苍,河水泱泱。先教之风,山高水长。”伫立山巅,笔者不禁百感交集!

  凉水井镇,这里有着淳朴的民风和优良的文化传承。当地的兴学私塾、指路石碑、禁赌石碣、耕读乡约、花灯茶戏,处处彰显出先代重学礼教、守望相助的淳厚之风。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开红山、吞竹菁、打锣鼓、吹唢呐、唱花灯、唱孝歌、说春、安香龛等。

  自古以来,凉水井镇出过不少文人雅士,其中清朝末年中过进士的磨石溪石夫老爷、王家山王永坤以幽默趣谈、学富五车著称的故事至今依然在凉水井这片土地上流传。

  在这片文风绵长的土地上,迄今,当地300多名学子先后考入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深造,不少学子取得硕士、博士学位。

  如今,尊师重教的美好风尚,依然滋润着这方土地上的千门农家,培育出一茬茬优秀学子。

  该镇积极完善镇综合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站(所)和农家书屋功能。在凉水井镇,村村建有农家书屋,藏书32000册,成为一道滋养文化的亮丽风景线。

  同时,该镇通过采用每日广播的方式,为广大农民解答“三农”问题,开展“培育家风民风乡风”讲座,讨论移风易俗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等,教育引导广大村民摒弃陋习陋俗,参与健康生活,让文明的种子在村民心中扎根发芽。

  各村推行的“积分制”中包含了乡风文明治理、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污水治理等,村民可以通过参与积分项目活动等途径获取积分,兑出文明新风尚。积分兑换机制让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村民的参与度高了,形成了良好的共治、共享局面。

  乡风文明是和美乡村建设的有力保障。该镇各村制定了村规民约,将乡村治理与文明创建工作深度融合、相互转化,形成了有形有实有魂的文明乡风实践,把文明乡风吹进群众心田。

  破陋习,树新风。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依托红白理事会、村委监督委员会、村规民约、红黑榜等运行机制,切实把“刚性约束”变成“软任务”,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与此同时,实行全镇党员干部包村(包组)、村“两委”包重点对象,党员干部率先立承诺、亮身份、作表率,带头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通过“道德模范榜”“好人榜”“凉水井好人”的典型引领,以榜样力量树文明新风,推动“治风”工作提档升级。

  建设和美乡村,凉水井镇坚持既提颜值,又提气质。长期以来,蓬勃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让健康向上的全民健身运动精神与民俗风情有机融合,满足了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该镇依托赶集天宣传活动,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切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在全镇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组织开展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法律进学校讲座、五月综治宣传月法律宣传活动、法律进村宣传讲座共计1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400余次,26个村(社区)签订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公共法律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该镇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和乡村治理建设要求,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村庄清洁行动,已获通过全省文明村2个(红岩底、茶山)。2023年以来,全镇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及群众开展常态化环境卫生集中整治7次,整改问题50余个,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利用赶集日发放门前“三包”责任书200余份。已规范创建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6个。组建志愿服务队30余支,共开展文艺活动10场次、播放红26场次,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该镇通过创建“红动乌江·三色走廊”党建品牌为抓手,采取“党建引领,深化善治;智慧平台,深化法治;建章立制,深化自治;文明实践,深化德治;四员联动,深化综治;多元融合,深化共治”乡村治理模式,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近年来,凉水井镇通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逐步实现党建强、产业兴、生态美、乡风好、民风顺的喜人气象。你今天看到的乡亲们辛勤奋斗的身影、真诚朴实的笑容、文明礼仪的精神面貌,就是最有力的写照和答案。”凉水井镇党委委员、组宣统委员文宗艳告诉笔者。

  今年以来,该镇以强村富民为主线,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基础,围绕和美凉水井发展定位,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和美乡村样板。

  如今的凉水井镇,民风淳朴,祥和安宁,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小有所教、人有所居、生活美满。勤劳朴实的乡亲,良好的社会风尚牛宝体育,和谐美好的环境,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人们来到这里,无不感到身心愉悦!

  唤醒“沉睡”资源,激发建设和美乡村的新活力。如今,放眼凉水井镇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产业兴旺了,村子更美了,村民富裕了,和美乡村的梦想正在探索与实践中一步步成为现实。

  和美乡村今胜昔,深山小镇描新画。凉水井,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凉水井镇,正在迎来美好的明天!

  走进思南县凉水井镇采访那一天正是深秋的一个周五,山河尽染,如诗如画。秋阳泻地,一个个村寨的田野间到处是收割忙碌的喜人景象:一块块红薯地里,辛勤的庄稼人正在将一袋袋刚刚出土的新鲜红薯称重后,搬上大道边的卡车上;一丘丘稻田里,劳动的人们正在一边打谷,一边装运,一粒粒稻谷沙沙地讲述着丰谷满仓的喜悦;一个个香柚基地上,已劳作一天的果农们正在有序地把一个个圆黄饱满的柚子分类装运上车;一道道乡间道路上,各种车辆满载收割的稻谷、新鲜的蔬果追赶秋阳,丰收的喜悦飘荡在山谷间、村庄旁……田畴沃野七彩遍地,山川河流清新满目,一幕幕山村好“丰”景,一处处“自在农家”的好风光,衍射出村村寨寨业兴民富,和美乡村扑面而来。乡村振兴编织美好生活这篇大地文章,正在乡亲们的奋斗身影、灿烂笑容里逐日写就。

  在凉水井镇采访,镇村干部倾力倾情倾心为民服务的一幕幕场景让人难忘。在一个个党群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窗口,每天由“镇干部+村干部”同时值班值守,让群众办事“少跑一趟腿、多办一件事、不误一分钟”。村里的大喇叭加小喇叭、群众会、小组会、入户和小组微信群等方式,拉近了党群、干群鱼水关系。

  2023年初以来,凉水井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满足感。切实做好社会保障和慈善事业。切实将惠民政策和救助保障覆盖到了社会各个困难群体。用心用情办实事,各项重点民生实事工程稳步推进。

  以党建为引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镇品质、促进乡风文明、绘好生态底色和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以加快产业转型、涵养乡风文明、改善农村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为抓手,全面打响乡村振兴新战役。(图/文 文叶飞)

  作为党中央机关报驻黔新闻人,我们情系贵州,走遍贵州,用一篇篇报道记录着这里的精彩蝶变。2023年,人民日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共刊发贵州稿700多篇。文旅融合、数字经济、新型工业化、乡村振兴等报道频频见诸重要版面。 下面,我们一起搭乘时光列车,奔赴全省九个市州,看看在过去一年,我们如何展现各地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各地各校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广大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生态环保的良好习惯,学习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美丽中国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 电话:0898-88889999 手机:13988889999

Copyright © 2002-2023 牛宝体育·(中国)官方网站-NB SPORTS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 牛宝体育 号

HTML地图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